關於計畫


第三期計畫


110年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




●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簡介


  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以利他精神為核心,以敘事力為載體,推動議題導向跨領域創新教學發展和教學社群團隊培力。以「利他精神」作為倫理指標以及整個計畫推動的核心精神,可以促使敘事力、跨領域課程和現實世界議題(國家、世界、環境)有所連結,回應當代社會需求,培育具有素養能力的未來人才。

  本計畫由「子計畫一:議題導向跨院系敘事力新創課程發展計畫」及「子計畫二: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課群暨教師社群發展計畫」所構成,並設置總計畫推動辦公室,及兩個子計畫推動辦公室。總計畫辦公室之職責在於建置通與整合研發能量之全國平台、制訂策略並滾動修正,落實行政督導、蓄積研發能量。「子計畫一」為自教學課程面及教師面推動改革,故規劃從機制與課程端擾動教師之教學觀念與方法;「子計畫二」為從教師端擾動教學觀念、方法與機制。藉由兩個子計畫的雙向運作,加速產生創新教學的新思維、機制及課程模組。



●計畫組織





●推動重點





●培力軌跡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期計畫


109年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




●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簡介


  國家整體發展與人才培育密切相關。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提出之教育和技能的未來報告,在未來全球化、創新技術、氣候變遷、人口結構變化等趨勢的劇烈影響下,個人與社會都需做好應對的準備。因此OECD「邁向2030年的未來教育架構」主張,教育應培養學生具備有行動實踐力之「核心素養」(competency)。此「核心素養」包括技能、知識與態度,意指教育在學科知識、技能之外,更應關注學習與現實生活、價值觀與文化涵養的結合,透過行動實踐力進而彰顯學習者的全方位發展。

  以此「未來教育」的宏觀視野,省思國內高等教育發展之現況,乃提出「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之構想。「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以利他為精神,以敘事力為載體,推動議題導向跨領域創新教學發展和教學社群團隊培力。

  標舉「利他精神」為計畫核心精神,乃在回應各校規劃核心議題時,從真實世界的問題出發,以利他精神關注現實生活可及的公共議題,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17項議題,進而規劃跨領域課程模組及教師社群經營的主軸。從「利他精神」出發進行議題探勘與課程設計,可以促使不同學科知識進行跨領域課程合作時,聚焦於共同關注的議題主軸,適度消泯學科本位主義產生的知識隔閡,從問題解決與議題探勘的角度找到知識對話的交集面向。同時也能激發跨領域團隊透由議題導向的課程規劃,以問題解決為導向,進行議題深度探勘與課程創新設計探索,進行場域議題反思實踐與社會資源連結。  

  以「利他精神」作為計畫推動的核心精神,在於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綰合敘事力、跨領域課程和現實世界議題(國家、世界、環境)等課程培力面向,回應當代社會需求與未來人才培育之想像藍圖。同時藉由利他精神之彰顯,避免單一學科或課程的核心價值單向支配跨領域團隊,或由團隊較具話語影響力的教師觀點主導創新想像。同時具備利他精神的議題導向跨領域教師團隊經營與課程創新設計,也可有效提升大學敘事素養教學,促使敘事力養成由淺碟式的工具追求,提升為傳遞議題內涵、知識內容與永續議題理念的載體形式。以學生學習作為創新課程的核心價值,並以同理心、使用者中心、跨學科共好與共創、回饋當前社會議題為終極關懷。

  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由「子計畫一:議題導向跨院系敘事力新創課程發展計畫」及「子計畫二:議題導向敘事力跨領域課群與教師社群發展計畫」所構成,並設置總計畫推動辦公室,及兩個子計畫推動辦公室。本計畫擬自教學課程面及教師面推動改革,故規劃「子計畫一」從機制面與課程端擾動教師之教學觀念與方法,「子計畫二」則從教師面與課程端擾動教學觀念、方法與機制。藉由兩個子計畫的雙向運作,加速產生創新教學的新思維、機制及課程模組。其中,總計畫辦公室之職責在於建置溝通與整合研發能量之全國平台、制訂策略並滾動修正,落實行政督導、蓄積研發能量。


●計畫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