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計畫二B類: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教學社群培力計畫

兒少健康福祉與偏鄉翻轉之利他創生教學發展計畫


計畫學校:中國醫藥大學

核心議題:偏鄉兒少健康福祉

主要SDGs對應項目:優質教育

次要SDGs對應項目:永續城鄉

計畫網站:

場域

元長鄉雲林守望幸福園區(歐旻慈善基金會)

計畫摘要

為提升中國醫藥大學教師創新教學能量、培育學生「創新力x利他力x敘事力」,本計畫由本校「教師發展中心」與「創意發想實驗室」攜手推動。教發中心將提供經營教師社群之輔導與資源,創意發想實驗室執行計畫及規劃教師社群活動,並輔導學生創意孵化,以對接後續四創教育培力課程。

本計畫核心議題為「兒少健康福祉與偏鄉翻轉」,聚焦課程之融合主題為「偏鄉兒少營養、肥胖、心理健康與健康危害行為」。本計畫與元長鄉「歐旻慈善基金會-雲林守望幸福園區」在地機構合作,透過在地機構兒少需求分享與場域踏查,提供本校師生更深刻地瞭解偏鄉兒少鑲崁在個人與家庭、教育、社會與醫療關係下,如何影響營養、肥胖、心理健康與健康危害行為等福祉課題,並以創意設計思考方法探討可能帶來偏鄉翻轉的契機。

本計畫將建立跨院系教師社群的專業跨域對話、共創共備、偏鄉場域田野調查機制,在110-1學期的四創教育教師社群活動中,產出具體的課程知識內容、教學策略、實踐場域踏查活動等。在大一通識課程「兒少健康福祉與創新」中,透過場域需求鏈結與設計思考,學生能建構問題意識、發展高層次思維、議題敘事的能力。最後,透過教師社群培力及學生課程創新教育,能有效提升本校「創新力x利他力x敘事力」的軟實力,使本校推動之四創教育模式能持續滋潤、孵化成長。

計畫架構圖主圖


計畫架構圖之必要說明

(一)、「偏鄉兒少健康福祉」為核心議題,計畫執行致力於SDGs「健康生活品質」、「永續城鄉」項目。

(二)、整合「教師發展中心」教師社群經營資源與「創新發想實驗室」學生輔導孵化資源,師生教學兩端共同合作提升本校軟實力。

(三)、110-1經營跨領域教師專業社群,跨域共學共備,提升教師創新教學能量。

(四)、110-2開設議題導向新創課程「兒少健康福祉與創新」,培育學生跨領域思辨、解決問題能力,啟發學生利他精神萌芽。

(五)、透過計畫教師專業社群、學生課程培力,為四創教育扎穩根基。

計畫執行預期效益

(一)跨域教師社群經營:過去高等教育教師多埋頭於自身專業,希望透過跨學院、跨系所、跨領域之教師社群、跨校之區域校群交流打破學術領域的藩籬,搭建教師專業對話的橋樑。本計畫「兒少健康福祉與偏鄉翻轉教師專業社群」之經營以教師研究上的共同專業「兒少健康福祉」為合作基礎,透過社群經營、共學共備課程的培力、反思,與偏鄉場域機構協作建立互信互訪,提升教師創新教學方面的知能,並將新創課程作為課程研發之實踐場域,從實務中回饋、促進教師教學專業成長。

(二)兒少健康福祉與偏鄉翻轉之新創課程研發:本計畫開設議題導向新創課程:大一通識課「兒少健康福祉與創新」,採用教學策略包括:跨域教學、場域探勘、設計思考、敘事提案。課程結合場域踏查與需求探索,導入跨域多師輔導(社群老師與場域業師),以設計思考教學訓練,鼓勵同學組隊與創意發想提案,最後以一種儀式感、榮譽感的全校型敘事展演「中醫大北港盃創意競賽」,創造本校北港大一學生的集體回憶儀式:「那年在北港學習,那年在北港參與!」

(三)預期知識產出:醫學大學對教師的學術研究表現要求較多,通常教師對參與教學創新呈現被動狀態。計畫團隊將透過教師社群成員與學生回饋、檢視教學成效,評估醫學大學建構「議題導向跨領域教師專業社群」、「議題導向跨領域設計思考課程」之營運與教學策略,提供未來醫學大學執行相關議題導向跨領域教師社群與課程共備之建議。

計畫成果摘要

永續經營之規劃

透過教師社群開發新議題導入課程,維持共同備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