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計畫二A類: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課群發展計畫

「跨代銀新 樂學長青」躍升3.0計畫


計畫學校:嶺東科技大學

核心議題:優質教育與健康生活品質

主要SDGs對應項目:優質教育

次要SDGs對應項目:健康生活品質、優質教育

計畫網站: https://ltugec.net/

場域

地點: 臺中市南屯區與烏日區 組織單位:本校之樂齡大學及財團法人童庭社福慈善基金會

計畫摘要

本計畫創新發展聚焦銀髮族議題,契合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Goal 4優質教育」與「Goal 3健康生活品質」倡議,並蓄積學校厚實之優質能量為發展基石,以教師社群帶動院際合作教學,產生跨域對話效應,促進教師多元專業成長;再者培養學生多元敘事能力與社會關懷,促進青年人力結合自身專業,鼓勵學生以銀髮需求為導向,運用其專業與多元創新思維,落實場域實踐,觸動生命潛能。引領學生投入發展針對銀髮社會所需之設備、產品及服務,互惠滿足現在與未來的銀髮生活需求,達到整合終身學習資源,厚植學生面對未來解決問題的生涯發展基礎,為專業加值,進而實踐「跨代銀新 樂學長青」利他機制為核心目標。

計畫架構圖主圖


計畫架構圖之必要說明

本計畫蓄積學校厚實之優質教學能量為發展基石,藉此建立跨學科議題之群組課程,產生跨域對話效應,期能深化學生專業知能及增進溝通敘事之能力;並經由教師將相關知能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內涵,促進青年人力結合自身專業,鼓勵學生以銀髮需求為導向,運用其專業與多元創新思維,投入發展針對銀髮社會所需之設備、產品及服務,培訓熟悉「銀髮市場」的人才,投身商界、非營利機構,協助公司進行市場推廣、開發產品、策劃活動等,讓青年人及長者「接軌」,藉此互惠滿足現在與未來的銀髮生活需求,達到整合終身學習資源,翻轉高齡學習,落實「跨代銀新 樂學長青」利他機制為目標。

計畫執行預期效益

一、教師教學面

(一)教師經由核心議題相互跨域學習,豐富知識領域並增進教學能量。

(二)深耕場域實踐,藉由服務及研習貼近真實問題,吸收實務經驗並反饋教學,俾利教學及研發品質之提升。

(三)透過教師社群共學培力機制,發揮群策群力效應,建立相互支援網絡。

二、學生學習面

(一)藉由專業課程強化溝通表達訓練,增進學生融攝專業知能暨綜合敘事的能力。

(二)拓展多面向視野與跨世代行動思維,學習代間智慧互融,提供孵化社會創新。

(三)培育學生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具備利他精神與反饋社會的熱誠。

三、課程規劃面

(一)發展創新課程模組,配合敘事力訓練,以場域實踐發展致用課程。

(二)研發敘事力課程模組與創新教學模組,進行跨域整合,強化深碗學習。

(三)融入素養教學導向,建構實務實作教學,推廣學用合一的課程模組。

計畫成果摘要

108年

本計畫運用「跨領域合作」及「場域實踐」兩大策略,推動「教師社群發展」、「師資增能培力」及「課程教學運作」等主軸之各項方案,並將計畫成果反饋實踐場域,以擴大計畫效益。其作法如下:

1.在教師社群發展方面,由跨領域教師共組教師社群,以跨領域合作及場域實 踐,規劃核心知能共學與計畫發展。

2.在師資增能培育方面,以敘事力融入專業之跨領域合作及場域實踐導向規劃工作坊、講座研習及場域實作等系列教師增能活動。

3.在課程教學運作方面,透過跨領域課程間所產生新的對話與連結,進行敘事力與專業領域之跨領域整合及教學合作,並設計以場域實踐導向之實務專題,以回應真實世界之問題。

4.在計畫成果運用方面,透過實踐行動與回饋機制,將計畫成果反饋跨領域課程教學及實踐場域,以擴大計畫成效。

109年

本計畫運用「跨領域合作」及「場域實踐」兩大策略,推動「教師社群發展」、「師資增能培力」及「課程教學運作」等主軸之各項方案,並將計畫成果反饋實踐場域,以擴大計畫效益。其作法如下:

1.在教師社群發展方面,由跨領域教師共組教師社群,以跨領域合作及場域實 踐,規劃核心知能共學與計畫發展。

2.在師資增能培育方面,以敘事力融入專業之跨領域合作及場域實踐導向規劃講座研習、場域實作等系列教師增能活動。為強化校際合作並落實區域社群共創交流理念,本校於109學年度與靜宜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透過共享課程開發及師資培訓,促進計畫校群經驗共享,進而提升教學社群共學創發能量。

3.在課程教學運作方面,透過跨領域課程間所產生新的對話與連結,進行敘事力與專業領域之跨領域整合及教學合作,並設計以場域實踐導向之實務專題,以回應真實世界之問題。

4.在計畫成果運用方面,以敘事力策展推廣計畫理念與執行成校,落實實踐行動與回饋機制,與內外部互動關係人互動溝通,並將計畫成果反饋跨領域課程教學及實踐場域,以擴大計畫成效。

永續經營之規劃

本期計畫以前二期計畫為基礎,持續修正深化,構思永續規劃。新創課程群組以「攜手合作」連結校內外場域資源,形成跨領域共構系統,輔以多重利害關係人思維串接實踐場域;藉由「多元推廣」策略,運用數位科技與媒體管道,促進多元教學互動交流;落實「擴增效益」理念,協助在地老有所學,學有所用,朝發展全校型之跨院系敘事力新創課程,逐步實踐優質教育理想與大學社會責任。

一、攜手合作

(一)透過社區大學之混齡教學、樂齡大學之終身學習,落實社區教育推廣。

(二)結合大學教育之青年世代跨域學習連結,形成「青銀共創」合作學習機制。

(三)致力優質教育推動,以維護銀髮族群之健康與生活品質。

二、多元推廣

(一)運用「網站建置推廣」、「網路社群經營」、「數位教學平台」、「超媒體應用」等多元傳播管道進行課程推廣。

(二)分享跨領域新創教學及計畫具體成果,使本計畫「跨代銀新 樂學長青」議題之核心價值,得以持續傳播。

三、擴增效益

(一)期許跨領域課程持續深化並擴增效益,進而發展全校型之跨院系敘事力新創課程,或建置區域社群校際共創交流基地。

(二)透過計畫推廣與校際合作,實踐「自利與利他」、「學習與實踐」、「成長與共榮」、「內化與分享」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