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導向跨院系敘事力新創課程發展計畫

議題導向敘事力與設計思考之跨域創新教學計畫發展計畫


計畫學校:國立成功大學

核心議題:永續宜居城市發展

主要SDGs對應項目:永續城鄉

次要SDGs對應項目:優質教育、永續城鄉

計畫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ctld.ncku.edu.tw/storytelling/

場域

台南舊城區、安平區、左鎮區、南科及台三線等

計畫摘要

本計畫目標旨在以創新教學模式結合成大深厚研究及科學轉譯能量持續深耕於第一期所發展的議題導向跨院系之敘事力新創課程中。第一年以敘事力、設計思考、場域三大元素之整合,並設計對應課程與能力模組。以設計思考理論與操作作為連結敘事力與場域實踐之橋接平台(課程、工作坊、教師社群建置),先將敘事力培養導入設計思考操作中,成為一完整的能力集合 (涵蓋教師、課程助教、學生、甚至場域關係人),第二階段再將此能力集合執行之產出,充分落實於場域實踐改良並思考永續方案,形成場域問題情境的完整敘事力擴散。第二年著重在深化第一期之課程及邀請更多跨域合作課程,以落實學科教學知識E-PCK(Education -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為理念,將課程以深厚學術為載體,創新學制為工具,教研合一為核心,藉此深化各領域專業課程。有了紮實的領域知識,才有紮實的跨域學習,進而有深刻且影響深遠的創新,以跨域、場域、實作,培育學生紮實的專業學識及跨界應用能力,養成具國際競爭力人才。成功大學在執行本計畫所具有的執行能量,在於校務發展的目標既是鼓勵與支持問題解決能力和跨域能力的養成。在具體上,成大發展College X (第十學院),就是促進跨領域教育的基盤,也是支持本計畫永續發展的學校機制。並且,本校執行USR的場域實踐,建構議題導向的場域實踐平台,學校研發與教學和社會議題之間的共學共創機制,提供了發展本計畫創新教學的實踐場域與機制,以及課程發展的教師社群的平台,將能達成提高SDG 議題導向場域實踐之問題解決的跨領域能力。

計畫架構圖主圖


計畫架構圖之必要說明

本校敘事力團隊以滾動式修正為基礎,不僅提出第二年計畫,更同時規劃出第三年的作法,強調系統性的推行及培育未來人才,期能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最大效益。第一期計畫,將敘事能力的培養整合進College X(第十學院),共同推動跨域學習及課程。College X是成大實驗跨域教學及實踐的平臺,搭配5大類基石課程((Analytics分析/Brave勇敢/Communication溝通敘事/Design Thinking設計思考與實作/Empathy人文人本同理心)及新通識的跨領域實踐統整課程,培育「有能力的知識實踐者」的校級目標。

計畫執行預期效益

本計畫將發展敘事力創新教學的能力指標尤其在促進創意問題解決的方法能力表現指標,以及具備經驗的理解和表達的敘事力能力表現的指標。並且,發展評量這兩種能力培養的創新教學,確實促進了跨域與跨界合作的能力表現,尤其在實踐場域的問題解決上。本計畫將進一步檢視成大執行的能量,也就是支持跨域教育的College X,以及提供場域的平台是否確實支持跨域跨界合作能力的養成跟表現。最後在整個創新教學的推動跟學校環境的建立,在SDGs議題導向的問題解決上,發展效益指標。這其中包括了教師社群的文化,學生的學習態度與行動,以及社區問題的共學共創平台的機制建立。本計畫創新教學的發展,同時也針對創新策略發展,作為創新績效的管理及策略發展。

計畫成果摘要

為呈現成大敘事力計畫第2年之成果,藉此規畫成果發表會,將學習成果、整體歷程所展現出敘事力計畫之內涵與專業,與擁有不同風貌的課程,特舉辦此成果展。利用本次活動傳遞區域與本校精神,讓校內師生、友校團隊在活動輕鬆的氣氛下親近親善,進而更瞭解及肯定本校敘事力計畫團隊的努力,分享團隊成長的喜悅。同時希望藉由成果展與友校團隊、總辦公室交流互惠,促進各個敘事力團隊彼此間的聯繫與情誼。

永續經營之規劃

本計畫之發展及執行,系在成功大學校務發展的「跨域基地落成,共學共思推進器」之概念目標下規劃推動。成大於108年下旬將過往提供學生圖書資訊與溫書場地的歷史建築─舊K館,變身為未來跨域合作的總基地,以「創新教育」、「生活體驗」、和「願景實踐」為核心理念。同時結合計畫目標,增強老師的敘事力創新教學,藉此提升學生的敘事能力。加上計畫的長期結果是期望透過課程模組影響所有成功大學的學生,改善其敘事能力。猶如前文「計畫執行要點說明」中所述, College X(第十學院)作為教育創新沙盒之跨域、創新與實踐的前導系統,將扮演計畫執行的整合平台並擔任往後於成功大學持續發展的掌舵手,從未來跨域基地出發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