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導向跨院系敘事力新創課程發展計畫
大寮健康永續城鎮營造-議題導向敘事力新創課程發展計畫
場域
地 點: 高雄市大寮區
組織單位:大寮區公所、圖書館、文化健康站、診所等機構
計畫摘要
本計畫以大寮為實踐場域,利用大寮25 個社區、地方特色(閩式傳統建築、昔日製糖工業重鎮、眷村社區拷潭、族群混居融合地帶、客家聚落) 、產業形態(大發工業區、紅豆種植區、觀光農場、和發產業園區)、大寮捷運站新都市規畫區、醫院以及學校(國小、國中)等學習據點,引領學生探究大寮發展成為「永續」、「友善」、「安全」之城鎮過程中所面臨的健康保健、環境保護、老幼照顧、多元文化、人文教育等的認知發展層面上問題,進行議題定義,與社區共構議題,將真實世界問題引入課堂,讓學生學習面對現實、思考問題,進而發展觀點,強化學生的敘事力,並能將敘事能力實際運用於解決社會問題。
計畫架構圖主圖
計畫架構圖之必要說明
1.教師TA、社群共學
・兩週1 次讀書會精進教學共學共備,資源平台共享
・推動跨領域教學實務研究社群,促進各領域教學實踐研究產出
・教師共備結合TA 共學,領頭羊協助課程討論與推動,並邀請其他計畫學校到校交流
2.跨域課程、融入敘事
・專業課程結合多元敘事,學生思考構面加寬加廣
・跨域學習共同體,跨域同儕互動創新創意
・跨域同儕分組以能力或共同興趣為合作奠基
3.課程設計、情境議題
・以大寮為場域,以真實世界問題強化專業知識學習
・情境議題與實作,成就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
・真實場域問題議題討論,透露學生所知與理解學習的深度與廣度
4.場域探勘、議題探索
・建構以解決真實場域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模式,跳脫單一學科的學習框架
・真實場域情境議題課程設計,運用專題實作以弭平學用落差
・場域觀察落實,以提升大寮地區健康生活品質
5.專題實踐、策展利他
・建構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專題學習模式,確立有效驗證
・多元且清楚的專題學習評量尺規,強化以終為始的期望成果
・學習歷程與學習表現任務以策展方式呈現,推動校內教育策展化成果,並邀請校外專家交流
計畫執行預期效益
1. 專業對話、教師成長:藉由專業對話交流經驗與激勵成長,並主動規劃學習需求。
2. 教學相長、終身學習:鼓勵計畫教師教學成長,展現終身學習之態度與知能。
3. 教研提升、教研精進:提升教師知識產出之教學研究風氣,透過團隊研討精進教學知能。
4. 共創共學、共備共好:邁向學習型組織,促進合作與創新,提升教學效能。
5. 創發新課、資源共享:建立校內跨領域共備社群,依專長相互支援,建立資源共享平台與機制,給予老師支持系統。
6. 雲端平台、正向學習:給予學校軟硬體雲端平台資源共享機制,帶動正向學習氣氛,形塑學習型組織,提升校際資源整合。
7. 學生成效、滾動修正:檢視學生學習成效,確認教師專業成長的績效與未來改進方向。
8. 跨校交流、積極擴散:與他校和高中端建立跨領域教學的方法與創發跨領域新課程的模式,推廣議題導向敘事力創新教學發展計畫的理念與模式,與他校和高中端交流,一同提升台灣教育環境。
計畫成果摘要
⚫ 優化激勵措施,改善與提升教師社群的教學效能與跨領域知能連結。
⚫ 鼓勵課群授課教師,勇於共同挑戰與探索真實場域之共構聯結,導入跨域議題加入單元主題、或開發創新課或彈性開課,提升跨域共構課程的品質。
⚫ 以終為始的表現任務,能更有創意與成果展現,並尋求學生團隊專題實作指導的最佳方式。
⚫ 建構議題導向跨域敘事力的「健康城鎮」、「永續發展」微學程,導入自主學習學分,具有修課誘因和品質,讓學生更系統化修課,學習成果並非只停留在單一學期四節共構的議題探究之敘事成果。
永續經營之規劃
本計畫執行特色與永續發展經營,從四大層面做起所示:
(一)行政面:
⚫ 未來校內建置跨領域微學程,專業與通識共構的微學程,成為校級微學程,亦納入通識開課的總量計算。
⚫ 透過高成效的教學成效,爭取通識單位編列踏查、專題策展的預算費用。
(二)教師面:
⚫ 定期申請教師社群之經費,作為跨域教師社群定期共學共備的保溫機制。
⚫ 雲端平台持續增補資料,教師資源共享。
⚫ 持續經營網路平台,分享創課與教學經驗,見圖29、30。
(三)課程面:
⚫ 全校開放校內外教師觀課與議課機制。
⚫ 健全學生學習成效評量尺規,檢核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瞭解學生學習問題,滾動式修正教學方向。
(四)跨校面:
⚫ 教師增能工作坊、座談會,與校外技職校院學校與高中職端教師共享。
⚫ 場域議題深耕,大寮社區之健康城鎮與永續發展城鄉機制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