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計畫二B類: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教學社群培力計畫
教醫(伊)學敘事:學進偏鄉健敘未來
場域
地點:高雄旗津
組織單位:南高雄家扶中心旗津服務處
計畫摘要
健康為個人與社會重要資產,擁有健康才能有擁有生活品質。健康敘事(Narrative Health)定義為從事與醫療/健康照護相關人員能從個體主觀病痛中,辨認、吸收並感同身受與能闡釋個體病痛。健康弱勢為不平等樣貌之一,消彌社區健康不平等,首要議題為傾聽健康弱勢社區與個體, 認定健康之故事情節樣貌。本計畫目標藉由教師將敘事帶進課程進行創新之優質教育,賦能學子健康敘事,學子藉由健康敘事,提升健康弱勢社區健康素養,減低健康不平等。本計畫目標如下:(一)、組成健康敘事跨域教師協力社群。(二)、發展健康敘事跨域案例教材教案。(三)、建立以健康敘事改善健康不平等之跨域新創課程模組。本計畫擬以口腔、藥學、護 理、營養與人文教師跨域社群共學共研敘事工具最為教材,完成以社會健康與福祉為議題之健康敘事教案。教師社群運用設計思考步驟,以『跨域共教話』共創健康敘事教案與『雙師共教堂』模式賦能學子健康敘事後, 教師引導學子進入旗津島上,以『教學共教域』模式,藉由家扶中心旗津服務處為基地,連結社區,與島上社區居民共謀解決在地健康不平等議題。藉由與當地居民共策共劃健康生活過程,培育醫事專業學子,並使學子學習之專業能藉由提升社區健康素養,產出對社會之利他,建立自我專業價值。
計畫架構圖主圖
計畫架構圖之必要說明
本計畫教師涵蓋社會人文、社會科學、醫護專業、口腔醫學專業、藥學專業與護理專業跨域教師,計畫第一階段擬以『跨域共教話』模式經營健康敘事跨域教師社群。對話為跨域合作第一步,如何藉由有效對話共話共教為經營社群第一階段重要第一類接觸。藉由無批判對話,建立信任建構溝通橋樑,為共創教材之基底。對話默契建構完成後,教師於社群進行敘事工具教材學習,並共研敘事工具,共創為適合自身課堂使用之教材。
為達成發展健康敘事跨域案例教材與教學工具計畫目標,本計畫第二階段規劃『雙師共教堂』執行方案。並非所有大學教師均接受教學教育課程訓練過程,第一階段跨域教師群建立共有對話默契與教材研發後,為建立教案,搭配教材開發教學法與落實教案為第二階要務。第二階段教師互相觀課學習觀摩夥伴教學法與課堂經營為起點,教師可藉由自身課程之需求,揪伴入課跨域共課試行敘事工具教材。敘事工具教材試行後,回到教師社群針對健康敘事跨域教案進行研議,建立適合課程之跨域敘事案例教案。教案原型後,再回到各自課堂,以雙教師方式,試行跨域教案,並將施行狀況帶回社群討論與修正。
第一二階段於 1091 執行完畢後,產出之健康敘事教案,擬於 1092 新創課程教師模組進行健康敘事教案教學。師生共教域為師教生,賦能學生健康敘事能力,生於場域應用健康敘事,評估健康不平等元素,規劃消弭健康不平等解決方案。
計畫執行預期效益
(一)、組成健康敘事跨域教師協力社群共學共研團隊。
(二)、發展健康敘事跨域案例教材教案四組。
(三)、建立以健康敘事改善健康不平等之跨域新創課程模組(兩門課程)。
計畫成果摘要
本計畫自2020/08/01至2020/10/27
已辦理1場跨區教師工坊(協辦)、7次教師社群集會、4次課程觀課、1場校內教師工坊(半日)。
場次如下:
(一)跨區教師工坊(協辦):
場次一、時間:2020/08/17 (一)
主題:未來思考工具置入課程之應用與實作工作坊
主辦單位:輔英科技大學
(二)教師社群集會:
場次一、時間:2020/09/02 (三)
主題:教育部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期初說明會
活動地點:靜宜大學
場次二、時間:2020/09/04 (五)
主題:計畫書自我檢核及創發引導工坊
地點: 台中南山訓練中心
場次三、時間:2020/09/10 (四)
主題:109學年度高屏區域社群共創交流基地 第一次共識會議
以視訊參與會議
場次四、時間:2020/09/17 (四)
主題:第一次教材會議
地點:高雄醫學大學
場次五、時間:2020/09/26 (六)
主題:議題探究X未來思考 TA 研習
地點:靜宜大學
場次六、時間:2020/10/05 (一)
主題:PI與TA例行事務會議
地點:高雄醫學大學
場次七、時間:2020/10/18 (日)
主題:教育部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109年「概念與探究為本課程設計工作
坊」
地點:實踐大學
(三)課程觀課:
場次一、時間:2020/09/29 (二)
觀課課程:跨團隊溝通實作
授課教師: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柯薰貴、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系林英琦
觀課教師:黃詠愷
場次二、時間:2020/10/06 (二)
觀課課程:跨團隊溝通實作
授課教師: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柯薰貴、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系林英琦
觀課教師:黃詠愷、林佩蓁
場次三、時間:2020/10/13 (二)
觀課課程:社區口腔衛生實務_入旗津場域探勘
授課教師: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黃詠愷
觀課教師:黃淑玲、林佩蓁
場次四、時間:2020/10/27 (二)
觀課課程:性別與健康
授課教師: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余貞誼
觀課教師:黃淑玲
(四)校內教師工坊(半日):
場次一、時間:2020/10/12 (一)
主題:未來思考教學工具-時間軸
講師:高苑大謝觀崢老師
參與人次: (1)計畫教師與TA:10人 ;
(2)校內教師:7人
永續經營之規劃
本計畫新創課程共兩門課,兩門課均為一學分課程,目前課程均開於口腔衛生學系,此兩門課程 109 學年經由本計畫敘事深化醫療健康照護深度與廣度後,選修課『口腔衛生推廣設計』110 學年將以微學分方式開設,供所有大一新生與高中先修生選習。必修課『牙科臨床溝通』將規劃進高雄醫學大學微學程,目前 110 學年適合本課程之為學程有 1.通識中心之決策與溝通跨領域醫療人才培育微學程、口腔衛生學系主開辦之高齡個案管理微學程與護理系主開辦之長期照護微學程,期以高醫有興趣之學子進行微學程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