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導向跨院系敘事力新創課程發展計畫

「幸福流域.大肚能榮 × 多元敘事.跨域共創」 創新教學與場域合作發展計畫


計畫學校:靜宜大學

核心議題:老有所用,永續城鄉:青銀幼共創幸福大肚

主要SDGs對應項目:優質教育

次要SDGs對應項目:永續城鄉

計畫網站: https://ioanmbase.wixsite.com/puahome

場域

以臺中市大肚區為核心,並擴及周邊之大肚台地(以大肚區及清水區為主),以能完整涵蓋靜宜大學所位處之地理區位及生活環境。

計畫摘要

本計畫以利他為精神,整合靜宜大學校務發展累積之「創新教學」、「特色研究」、「社創精神與社會責任」的資源與能量,除延續第一期提出之核心議題「老有所用,永續城鄉:青銀幼共創幸福大肚」,將透過「利他實踐、知識對話、議題探勘、場域實作」多軸共構推進之策略,深化建立「青銀共讀心風景、青銀共農心生活、青銀共美心時尚」三軌課程模組,落實青銀幼共創幸福大肚之發展目標。

  有關計畫課程之連結場域,仍維持以臺中市大肚區為核心,並擴及周邊之大肚台地(以大肚區及清水區為主),以能完整涵蓋靜宜大學所位處之地理區位及生活環境。展望未來,除卻持續強化三軌課程模組及其所開設課程與場域組織連結,經由議題探索、田野調查及訪談,開啟青銀幼三個族群之共同協力,透過跨領域之優質教學模式,回應臺中市大肚區之地方資源與創新敘事、特色產業與環境保育、美學營造與銀髮照顧等相關議題,另積極與場域單位洽談長期性與常態化之合作模式,並規劃合作辦理青年領袖培力工坊、青年論壇等,擴大連結靜宜大學,乃至臺灣中部地區之大學生,共同思索如何導入年輕族群之創新與活力,一同面對與回應臺灣地方發展與未來青年就業(創業)之重要課題。

計畫架構圖主圖


計畫架構圖之必要說明

(一)計畫核心議題、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計畫三大課群維持不變:第二期計畫之核心議題維持為「老有所用,永續城鄉:青銀幼共創幸福大肚」,主要及次要對應之SDGs議題亦仍維持「優質教育」,以及「永續城鄉」、「健康生活品質」,並以108學年度創設之「青銀共讀心風景」、「青銀共農心生活」、「青銀共美心時尚」三大課群,持續回應場域議題,擴大教師社群經營與跨域課程。

(二)計畫工作策略之銜接與調整:承前所述,延續「老有所用,永續城鄉:青銀幼共創幸福大肚」核心議題,透過「教師社群擴大及模組深化」、「跨域課程培育模組深化」、「場域深耕模組創建及推動」等策略,落實「深化及擴散議題導敘事力創新教學與人才養成」之總體計畫目標。

計畫執行預期效益

跨大校內外教師參與投入、深化知識對話與成果分享、以校級支持系統擴大學生專業養成與議題實踐、落實議題策展、地方品牌建立、建立大肚山台地五感敘事GIS資料庫。

計畫成果摘要

提升教師專業知能、建立創新教學發展共識與校務支持系統、累積創新教學教案與學生學習成果、建立議題策展之學習脈絡與推動機制、深化場域之連結與合作。

永續經營之規劃

展望未來,除針對「共讀」、「共農」、「共美」等三大課群進行深化發展,主要變革在於結合六大學院共同選課程開設之跨域敘事課程群組,將議題導向敘事力課程融入全校型之學生學習架構當中,除原本結合全校六大學院之專業課程外,藉此明確建立靜宜大學學生對於全球永續發展目標之理解與認識,並經由導入未來思考之理論架構與實務工具,進行2030年,乃至2040年之想像與擘劃,並藉此確立每位學生之生涯發展定位,並引領大學四年當中之專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