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計畫二A類: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課群發展計畫

生態‧永續‧健康


計畫學校:遠東科技大學

核心議題:無毒減塑 、資源永續、健康生活

主要SDGs對應項目:健全生活品質

次要SDGs對應項目:永續城鄉、陸域生態

計畫網站: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22813881390844/

場域

遠東科技大學番茄園

計畫摘要

本跨領域課群 107 108 年度討論「 友善土地」議題,學生在教室及網路社群上已有實質思考農藥化肥、水資源等得失利弊。本年度議題聚焦「生態‧永續‧健康」,實作課程含萃取天然顏料、減塑、資源永續、環境描述等,進而 討論 冰花、火龍果、冷氣的生產效率、 生活習慣、 循環經濟等議題。

本計畫8 門課及 一 微學分課程仍以本校農場 為教學場域,校外教學除原有之 「迦南地有機農場」 ,尚增加化妝品工廠、廢棄農田參訪 ,有機牧場 ,做對比分析,期能比上一年度的討論更加具體、深入。

本計畫依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3.9 、 9.1 、 9.4 、 12.2 、 12.4 及 12.8 ,避免化學物 質、空氣、水、土壤污染以及其他污染的風險,發展可靠的、永續的基礎設施;討論在化學物質與廢棄物的生命週期中,如何以符合環保的方式減少釋放到空氣、水與土壤中,降低對人類健康與環境的不利影響。

本跨學院跨領域教師群已經在校內農場經營多年,包含有機種植和學生企業管理能力, 強化師生對於友善土地的認知, 提高實踐綠色承諾的意識及影響力 。本年度具體議題分為永續資源 、天然物質利用、環境知覺與紀錄、循環經濟、無毒健康生活、生態觀察 等六方面。 學習成效採多元評量,包含期末展演作品義賣等。部分課程名稱與去年重複,但預期能建構出不同議題、更完整跨域共構的新創課群。

計畫架構圖主圖


計畫架構圖之必要說明

本跨學院 跨領域 計畫課 群 自「 專業知能融入敘事力計畫 」 至「 議題導向敘事力計畫 」 已 持續執行五年, 主要成員不變,課程名稱重複,但執行方式內容年年檢討、變革。本小組一同 參與校內農場 經營 多年,包含引導學生有機種植、記錄、水資源管理、形象 管理 、行銷 能力, 實踐綠色 認知及影響力 。本年度 具體議題 一 為 永續資源 對環境、社會 、 經濟的影響及世界公民的權利義務 二為探討綠色化學中 天然物質利用 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聚焦「生態‧永續‧健康」環境議題。 具體議題分為 永續資源 、 天然物質利用、環境知覺與紀錄 、 循環經濟、無毒健康生活、生態觀察等六 方面。 實作課程包含:從本校農場作物 萃取天然顏料 製作美妝產品 、減 少 塑 膠微粒 、 永續 資源 與節能 、 以文字書寫、口述、影像紀錄 環境等,進而討論 冰花、火龍果 萃取顏料代替化學成分的效果 、冷氣的產生與節能效率、 節能生活習慣 的改變、自行車生態路線規劃、循環經濟 、消費習慣、綠色行銷與消

費 等 內容及群組在活動後討論 或辯論。在學習成效評估方面採多元評量,包含「附表九 學習成效問卷調查表」、期末展演作品義賣、農產品義賣、幸福農場書寫出版與公開投票評分等。部分課程名稱與前年去年重複,但預期能建構出不同議題、更完整跨域共學共構的新創課群。本計畫8 門課及 1 門 微學分課程 如「圖 1 課群關係架構圖 」 所示, 仍共同 以 本校農場 為教學場域 ,學生可以在校內長期的帶狀紀錄;校外教學方面除原有之 「迦南地有機農場」 探討 生物炭及炭基硝酸銨肥料對土壤化學性質及作物產量的影響外,本 學年再增加化妝品工廠、 烏山頭能源牧場 、廢棄農田參訪,做環保與否的 對比分析,期能比上一年度的討論更加具體、深入。

計畫執行預期效益

(一) 建置 FB 社群,九門課程共同橫向跨域連結,俾互相觀摩討論。

(二) 義賣活動牽動多門課程,例如:妝管系為主要演出者;生活美學與導覽解說課學

生協助解說、纂寫新聞稿;財務管理課學生擔任會計;數媒系學生拍攝準備過程和演出當天影像。

(三) 學生期中作業可以書寫農場導覽、見聞文稿、作成 PPT 、影片,期末時根據互相點評,可以修訂期中作業。預計 40 篇文稿、 10 份 PPT 或 與數媒系跨系合作 5 部影片。

(四) 以妝管系為主的畢業展, 除了大四學生美妝美髮整體造型走上伸展台以外,尚 展

示 自行以天然物質、顏料調配的化妝品、保養品、香氛、手工皂、天然清潔劑、防腐劑等。所得捐贈弱勢公益團體。

(五) 完成 10 份低碳戶外休憩企畫書, 載明健康效益, 與數媒系跨系合作 2 部影片。

(六) 完成綠色企業投資說明書,學生將提升文字口語能力、說服力。

(七) 冷凍系與財務管理課程跨系合作完成節能改善建議書 ,與生活美學與書寫課程學生跨系完成說帖 。

計畫成果摘要

(一) 本計畫中每一位成員都有豐富執行計畫經驗,包含國科會、科技部、經濟部、勞發署、教育部等等補助計畫,協調能力、執行能力、團隊精神等等多年來愈行堅強。 特別是共同奉獻教育的心,持久不滅。 數期的計畫群組開會,全體學員用心提供 教學方法、跨域合作方案、評量方式,互相分享心得,互相鼓勵。年年討論熱烈熱烈,舉辦工作坊異常邀請全校其他教師參加,擴散教育熱忱,儼然舉辦工作坊異常邀請全校其他教師參加,擴散教育熱忱,儼然形成群組特形成群組特色。本校副校長曾任教育部國教司司長,時常參加本課群會議或工坊,讚譽有加。色。本校副校長曾任教育部國教司司長,時常參加本課群會議或工坊,讚譽有加。

(二) 質性質性目標:目標:

1. 學生能探討設備能耗與使用條件,運轉參數的關聯,更熟悉設備與提升效學生能探討設備能耗與使用條件,運轉參數的關聯,更熟悉設備與提升效率。率。與敘事力之對應為:「冷凍空調節能技術」課程學生在執行任務時,需與敘事力之對應為:「冷凍空調節能技術」課程學生在執行任務時,需要討論冷氣需求、計算參數、分析需求。學生先學習空調原理、運轉流程要討論冷氣需求、計算參數、分析需求。學生先學習空調原理、運轉流程與檢測實作等內容,進而探討如何提升效率,達到節能省電目的。然後再與檢測實作等內容,進而探討如何提升效率,達到節能省電目的。然後再請學生將其所學技術、維修冷氣經驗等,以文字、口述表達、動手示範,請學生將其所學技術、維修冷氣經驗等,以文字、口述表達、動手示範,向課群其他同學分享。藉由介紹冷氣正確選擇向課群其他同學分享。藉由介紹冷氣正確選擇與使用,像是變頻使用,像是變頻或定頻要如定頻要如何抉擇…等,讓同學瞭解正確節能方法,冷源系學生則可學會介紹自己的何抉擇…等,讓同學瞭解正確節能方法,冷源系學生則可學會介紹自己的專業成果,取得別人信任,冷源系學生獲得練習展現空調專業的訓練機會。專業成果,取得別人信任,冷源系學生獲得練習展現空調專業的訓練機會。其他課程的同學則可趁此瞭解自家冷氣機是否為正常其他課程的同學則可趁此瞭解自家冷氣機是否為正常。

2. 學生能體認環學生能體認環境之美、境之美、環境與人的關係、永續能源的重要,永續能源的重要,能內化綠色關懷,包含改變行為、主動提出愛護地球的策略。主動提出愛護地球的策略。與敘事力之對應為:學生作業是書寫環境之美、環境與人的關係,例如訪談農場上的實習學生、訪談受補助的低收入學生、農場老師,寫下故事;小組討論改變消費行為、愛護地球的策略。老師適時指導學生論述的順序,強調重點的說話技巧。

3. 學生能跨域合作製作融合自己專業與保護生態觀念的影片,並配上流暢的旁白說明。與敘事力之對應為:此任務是數媒系與其他科目的合作。以番與敘事力之對應為:此任務是數媒系與其他科目的合作。以番茄園和幸福農場闈場域;混系各組應自訂與議題相關的子題,依各專業探茄園和幸福農場闈場域;混系各組應自訂與議題相關的子題,依各專業探討,藉影片討,藉影片表達理念。表達理念。

4. 學生能自信表達,樂於溝通, 增進人際互動,並有團隊溝通與合作的熱忱。

(三) 量化目標:量化目標:

本學群之九門課程在共同課群目標之下, 以不同的面向在本校番茄園經營場域,不同學院之學生對同一個生態或永續議題在FB討論, 分享自己的看法, 經驗及反思觀察. 因此本計劃將能達成以下量化目標:

1. 舉辦兩場工作坊,並以本校「隨錄系統」錄製成影片,公開於教學資源中心網站。內容紀錄教學過程、小組討論、成果展演、反思觀察的記錄片,做為教學經驗檢討與改進的依據。

2. 工科學生完成工科學生完成33家企業診斷報告,包含電力系統、照明系統、冷凍空調系統、空壓家企業診斷報告,包含電力系統、照明系統、冷凍空調系統、空壓系統的現況調查。與系統的現況調查。與「財務管理」課程學生共同擬定合乎經濟的改善建議。

3. 每年產出5-7份融合「專業」與「敘事力」的教材,內容含上課內容、PPT 電子檔、習題、參考書目等。

4. 學習後,每一學科至少有1名學生到番茄園場域長期體驗實習或志工服務。

5. FB社群議題跨課程討論4場以上,留話量超過160筆。

6. 至少設計3條生態腳踏車行程,跨域合作企畫親子一日遊活動內容。

7. 課群內6位老師每年應將教學經驗、反思檢討等議題發表於國內外期刊或研討會。

8. 學生分組提出本校番茄園友善土地與循環經濟實踐及推廣之企畫畫書書55份。

永續經營之規劃

本群組每學期多次開會 擬 定 教案, 務使教學現場成效提高,同時 參加校內教學資源中心 創新教學優良課程競賽、優良教師成長社群競賽 ,並且近三年 每年得獎。 教學資源中心每年頒獎,也是本群組永續經營的鼓勵。 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課群暨教師社群發展計畫此為第二期,若順利完成第二期、第三期,之後無教育部計畫補助,本課群仍然會繼續擴散累積的經驗,再無經費的情況下,持續設計跨系共學。例如:教室內分組討論、張貼議案及解決方案等。 本校幸福農場已經營十年有成,為了扶助弱勢學生,農場會永續經營。本群組教師仍然繼續帶領學生協助行銷、活動設計等 凡此活動都可以活化教室學習。 更廣泛的目標是 強化師生對於友善 土地 的認知, 提高 實踐綠色承諾的 意識及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