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計畫二B類: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教學社群培力計畫
綻放生命、表達自我–青銀共創「創意高齡生活」敘事教研計畫
計畫學校:朝陽科技大學
核心議題:敘事繪本x青銀共創x多元藝術傳承
主要SDGs對應項目:健全生活品質
次要SDGs對應項目:健全生活品質、優質教育
計畫網站:
場域
長青快樂學堂、社區關懷據點 、樂齡學習中心、長青學苑、以及長照體系據點或機構
計畫摘要
本計畫結合不同專業領域的教師並成立跨領域教師社群,擬定以「敘事繪本x青銀共創x多元藝術傳承」為議題,透過跨領域課程啟動學生的思考與學習力,激發學生對推廣「創意高齡生活」的關注與使命感。同時,透過青銀繪本共讀,促進不同世代之間溝通互動與交流,分享並傳承生命經驗,進行繪本共創,激發彼此的思考力、想像力和創造力;不但能促進高齡者的身心靈健康,提升其健康生活品質,減輕因邁向高齡社會所帶來的扶老負擔,還可以解決目前教育現場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問題,並且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創造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跨領域教師社群會先共同研討並規畫銀齡繪本創作與帶領的人才培育教案與課程,再透過工作坊的課程模式招募有意願參與的大學生和社區據點長者,帶領他們探索繪本的多元世界,讓繪本觸動青銀世代的心、啟發彼此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感受「世代共創、共榮」的魅力。未來期待能將培育更多青年和中高齡者投入「銀齡繪本共讀」。透過敘事繪本和多元藝術創作,連結更多的在地資源,致力為長者營造一個充滿自由、活力、獨立自主且富有「創意的高齡生活」。在這過程中實踐同時落實2015年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Rio+20)的第3和第4個目標-「健康生活品質」和「優質教育」。
計畫架構圖主圖
計畫架構圖之必要說明
本計畫團隊基於前述「活躍老化」、「繪本創作」、「繪本帶領」等理念,以「敘事力」為核心載體,結合本校銀髮產業、視覺傳達、工業設計、資訊管理、幼兒保育等系所不同專業領域的教師成立跨領域教師社群,共同研習銀齡繪本的創作與帶領的人才培育課程規畫,讓年輕學子與高齡長者有機會以繪本為媒介,共創代間學習與融合的價值。
計畫架構圖補充說明
為了使得教師培力研習活動、人才培育課程、社群成果產出等計畫執行項目更具系統性,本計畫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目標3「健康生活質」與目標4「優質教育」為起始概念,透過演繹分析及收斂歸納等過程,擬定由「核心議題」到「議題操作」到「教學工具」等程序,將核心議題透過操作型定義的演繹,再予以討論收斂後歸納出執行本計畫的核心方法-「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藉由設計思考的五個階段-同理、定義、發想、原型、驗證-做為規畫教師培力工作坊,跨領域課程規畫、跨領域教學設計等活動的引導工具,再透過教師敘事的過程,解構共構、共創、共享教學的過程與成果,如圖5所示。
計畫執行預期效益
一、計畫執行預期成效
(一)促進社群教師對於議題的探討與學習
「銀齡繪本」,以及本計畫的核心議題-敘事繪本x青銀共創x多元藝術傳承-是一個多面向、需要跨領域合作的主題;其中多項的知能並非是單一領域專業所能瞭解與學習。因此,透過本計畫的機會將來自不同院系但與議題具有相關專業的教師透過社群的方式予以整合組織,各自就自身的專業共同探討議題的內容,並學習在單一領域中所不會面對的課題。尤其針對本計畫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健康生活品質」與「優質教育」等項,必須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與學習,也有機會瞭解17項SDG與自身專業的關聯及透過本計畫的執行瞭解未來如何應用。
(二)引導教師走出校園於實際場域中實踐所學
全球各領域未來所面對的課題將日形複雜,教師將無法只在單純的學術場域中進行知識的傳播及研究。尤其以實務導向的科技大學,眾多的問題與需求皆來自實際的場域;唯有走進場域,才能提出解決的方案。本計畫透過於實踐場域中進行教師社群研習工作坊,使教師有機會與場域中的高齡長者進行對話與學習,瞭解長者的故事與需求,並將研習所學實際回饋至實踐場域中。除此之外,教師們也有機會實際探勘場域的議題,可以嘗試發掘專業可資貢獻之處,與場域共同合作,解決實際的問題,增進實務與研究的能量。
(三)學習跨領域人才培育方案的規畫與執行
本計畫透過共思、共學、共授等過程,以及不同主題工作坊的研習,逐步帶領社群教師發展跨領域人才培育課程規畫及教學設計,乃至學習進行教師共時、共室授課的技巧。其目的除了如前述欲促進教師對於跨領域議題的學習外,也期望教師能透過計畫共同學習如何規畫及執行有效的跨領域人才培育方案,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並增進教師的教學能量,從中發掘個人教學的潛能。
(四)宣傳與報導計畫成果
跨領域教學過往並不歸類於正規的教學課程中,多數被以微學分課程的方式進行;然而,跨領域學習對於引導學生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確實具有正面的成效。而此外,本計畫的主題「銀齡繪本」對於多數人而言,也是相對陌生的議題。基於前述兩項原因,有必要針對本計畫的執行歷程中的各項資料、課程規畫與教學設計、跨領域教師互動與交流形式、核心議題與SDGs的連結等,進行宣傳與報導,讓更多的教師看見跨領域合作的效益,以及面對高齡化社會,學術界所提供決方案的具體做法與成果。
計畫成果摘要
(一)質化指標
1.成立「銀齡繪本」教師培力社群
透過跨院系校內教師同儕讀書會,以及邀請校外專家協辦工作坊、研習會等活動,共同學習敘事生命繪本的相關理論與實務。
2.發展並規畫跨領域敘事力學習課群
以「銀齡繪本」為議題,發展並規畫跨領域敘事力學習課群及相關教學教案。
3.教學拓點
除了課堂講授外,社群教師未來擬以跨院系,或跨學校,以工作坊、成果展或競賽的方式進行互動,以期能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以及拓展學習的場域,使更多人獲益。
4.研究論文和書籍成果
本社群教師將在計畫案課程執行期間蒐集相關資料,並將研究成果撰寫成論文發表,透過共學、共思、共授、共研、共行等過程,研擬未來在完成研究論文後,能共同將研究成果集結成冊,提供未來參與計畫教師,或從事相關研究之教育工作者及學者參考。
5.產出一系列青銀共創之敘事繪本,以及青銀共讀的服務方案
將青銀共讀、共學、共創的敘事生命繪本彙整成一系列套書,再依據主題設計銀齡繪本延伸活動,規畫成不同的青銀共讀服務方案,以期服務社區或機構的中高齡者。
(二)量化指標
項次 量化指標項目 達成值
1 組織「銀齡繪本」教師培力社群 1組
2 舉辦教師跨領域工作坊 6場次
4 開設跨領域創新教學課程 1門
5 舉辦校內成果展 1場次
6 敘事生命繪本套書 1套
7 國際研討會論文 1篇
永續經營之規劃
如計畫目標一章所述,高齡化已是臺灣社會未來所面臨嚴峻的課題。但如何在生命高齡的階段,活得精彩、活得有價值,是一個值得進行創新發想與開發的領域。本校設置有銀髮產業管理系,並有設計學院、人文及社會學院等學院與相關系所,將足以提供本計畫核心議題-敘事繪本x青銀共創x多元藝術傳承-後續更多發展的應用。因此,本計畫實質上是一個銀齡繪本教師社群共學與共創的開端,也是一個契機,讓來自各學院的跨領域教師有機會為同一個目標努力。而依據本校過去十年經營三創教育種子教師社群的經驗,教師社群中的教師經歷多次的研習與工作坊的共學、課室教學的共授後,自然而然會產生合作的默契與企圖;歷年來多項具有成果的計畫或產學合作案,部分皆來自種子教師社群內教師自發性的合作而完成。
在本計畫執行結束後,預計將計畫過程中所獲得經驗與知識,除了透過論文發表進行傳遞外,也將近一步邀集社群老師成立「銀齡繪本教育中心」,與本校產學合作處學研產中心共同合作,進行人才培育課程規畫與開設、爭取產業合作案及共同爭取研究計畫、發表研究成果等,延續社群團隊教師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