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計畫二B類: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教學社群培力計畫
以動物為師:生命敘事力之建構
場域
1.台中市清水區建國路90號(社團法人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
2.台中市南區國光路250-1號(國立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
3.台中市烏日區溪南路一段506巷360號(國立中興大學畜產試驗場)
計畫摘要
本計畫以文學院中國文學系、生命科學學院生命科學系、獸醫學院獸醫學系之學術專業特色,進行跨域整合,推動「以動物為師:生命敘事力之建構」跨領域共創課程,由不同領域的教師教師分別帶領學生進入社會,以各自不同專長不同領域共同努力合作,結合資訊能力的培養、數位媒材的應用、尊重生命與實踐社會責任的落實,企圖改變單純的閱讀與口說敘事,需要更多的溝通、凝聚共識、具體的解決做法,以達到三系的跨領域整合,並以人文大樓、畜產試驗場、獸醫教學醫院、社團法人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為實作場域。透過實習、共同學習及合作,印證學校所學和真實世界的連結,使學生進入社會前已兼具敘事能力和運用數位媒材之能力,幫助學生擬定策略以解決現今社會與產業問題,方能因應資訊社會的變遷。
計畫架構圖主圖
計畫架構圖之必要說明
以中文系、獸醫系、生科系跨域合作組成教師社群,研發議題、場域探勘、設計多元課程,引領學生探索議題與進行獸醫醫院、畜牧場、動物協會場域探勘,將真實問題引入課堂,使學生練習面對生態觀察、動物福祉、疾病、棲地等現實狀況思考問題。再由中文系、獸醫系、生命科學系各具學術專業之教師將「人類與動物生命關係辯證」核心議題帶入場域,引領學生實際勘查,體驗實務,並進行議題查核,並與獸醫師或場域人員共構議題,發展自主觀點,教導學生具有生態觀察、繪本書寫、影像紀錄之能力,使學生習得專業知識,探究問題,反思創新,善用語言、文字、數位媒材進行跨域敘事,要求學生對生態、動物權利等議題定義,培養多元敘事與解決問題之能力。最後,再以策展等文創活動將課程成果推廣,讓社會大眾看見議題,期盼聚合更多能量,使利他精神達到最大值。
計畫執行預期效益
1.跨域教師社群經營
(1)社群教師團隊合作提升教學之熱誠
(2)透過機制提升教師創新教學之能量
(3)增進教師社群團隊向心力
(4)突顯學校跨域教學之特色
2.新創課程與教學方式之研發
3.教師培力工坊
計畫成果摘要
無
永續經營之規劃
本計畫成立跨領域教師社群,進行議題規劃、古今文本教材選編,進到實作場域探勘紀錄,並據此設計課程群組與製作文宣,運用敘寫力、資訊力、執行力、培力工坊等等策略活動,使教師與學生共學共創,提出解決問題提案、成果展示,最終回饋至教師社群,交流檢覈,更進一步研發創新,達到課程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