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計畫二A類: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課群發展計畫
愛河‧覆鼎金─溯源奇航
場域
文藻外語大學周邊愛河沿岸、覆鼎金社區
計畫摘要
本期實踐場域與前期相同,乃是著眼於本團隊對愛河上游覆鼎金社區的踏查與經營已有顯著成果,若繼續深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近期本團隊執行計畫之成果,除了展示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勇闖敘事代―六校聯合成果展」 (時間:109/12/18,地點:蓬萊區B6倉庫),亦呈現於今年1月7日至1月8日,在文藻外語大學至善樓1樓藝術廊道舉辦的「凝視―愛河‧覆鼎金 溯源奇航」成果展。此一校內活動不僅吸引文藻眾多師生觀展,臺南大學戲劇系王婉容教授及高科大夥伴也蒞臨展場。
在課群發展上,本團隊成員的跨領域多媒體敘事課程整合成8學分「自媒體敘事與經營」微學分學程,讓文藻學生自109-2學期修習該微學分學程後,具備跨領域敘事力及以數位科技解決領域專業問題的能力。
在場域實踐上,本期除了繼續與鄰近的獅湖國小攜手合作,由本團隊帶領獅湖國小學生多元認識愛河上游覆鼎金社區的人文歷史與生態知識外,敦煌書局於今年1月30日與本團隊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推動覆鼎金社區文化發展活動。
再者,本期繼續深化與金獅湖保安宮的合作,每月在保安宮內舉行一次廟口講座活動。除了讓覆鼎金社區居民認識籤詩中的歷史故事外,並向其介紹媒體敘事特性及外國人文風情等。
計畫架構圖主圖
計畫架構圖之必要說明
本團隊秉持教宗方濟各(拉丁語:Franciscus,1936-)「願你受讚頌」的利他理念,以及全球吳甦樂教會學校的「Serviam」精神,致力於教學創新與回饋社會。核心議題:「社區設計3.0」是透過文史探索、生態保育、宗教發展、多元教育、視覺藝術五個構面,展現愛河上游覆鼎金社區之人文特色,旨在使文藻師生透過教學機制與實際的社區生活產生連結,確保學生能有效習得學習遷移能力,並集結社區眾人之力,解決社區眼前的課題。
計畫執行預期效益
甲.學生部分
1. 體現文藻核心價值,以涵攝學科專業知能之綜合敘事能力彰顯利他精神,並積極展現與不同族群共融的社會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
2.能有技巧地將專業知能實踐於社會,並針對業界所需,以主題式、跨領域的專業投入,嘗試解決問題,強化自我核心競爭力。
3.打破課堂學習的制式化模式,實現「教-學」、「學-做」同時並進的學習機制,開放校內學生參與計畫工作坊,增進計畫效益。
乙.教師部分
1.能與校內其他系科、不同領域之專業教師跨域激盪、提升教學技能,擴大各系教師與計畫執行團隊之互動,鋪陳日後合作之可能與機制。
2.能以在地議題作為研究對象,不僅讓學術與在地社區、組織產生鏈結,並可藉由對在此議題之研究,反饋自己的學術內涵。
丙.學校部分
1.建構One Team﹕讓跨領域的專業群組教師,針對議題進行多元角度的探究與實務操作,逐漸發展出學校特色領域,並作永續經營之規劃。
2.能培養出具有實作、特色的教師社群,有效提升文藻跨系所研究之水準,發揮學術與教學上的正向影響力。
計畫成果摘要
1. 計畫教材與教案:計畫教師於109-1學期暑假完成計畫教材與教案之審議工作,以利計畫課程之運作。
2. 學生自學平台:計畫教師於109-1學期暑假完成學生自學平台,以利計畫課程之運作。
3. 計畫網站:本團隊已於第一期完成計畫網站建置工作,109學年計畫網站之前置工作於暑假完成。.
7. 學術(產學)合作與交流備忘錄:本團隊已分別與金獅湖保安宮、獅湖國小簽妥學術(產學)合作與交流備忘錄。本期新增敦煌書局完成備忘錄之簽署,未來將合作推廣文化活動。
4. 跨校交流:計畫教師於109學年參與基地學校跨校交流,推動計畫之運作。
5. 期末聯展:計畫教師於109學年參與基地學校,完成期末成果展。
6.導學生參與第十一屆國際華文暨教育盃電子書創作大賽,大專組佳作。編號515-覆鼎金舊城風華。
7.團隊教師獲得110年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案「社區圖輯隊-主題地圖在社區環境教學的運用與實踐」(陳靜珮)(PSR1100636) 。
8.團隊教師獲得110年文藻外語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USR Hub「看見需要 千手扶學」計畫(戴莉蓁)
9.108學年度 文藻外語大學專業典範教師獎(陳靜珮)
10.108學年度 文藻外語大學教學優良教師獎(戴莉蓁)
永續經營之規劃
本團隊延續前期敘事力團隊的經營模式,續以91學年度成立(95年、97年兩度擴編)並運作至今的「七校通識教育聯盟」為平台,分享成果、推廣此議題導向敘事力創新教學發展計畫。(註:七校通識教育聯盟包括輔英科技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高雄餐旅大學、高苑科技大學、高雄應用大學及本校)。
自1994年起,社區營造已成為我國經年推行的政策,因此本計畫中的諸項活動皆有永續經營之價值與可能。尤其本團隊與在地社區之教育單位、宗教團體締約,進行實質合作,已見成效,使得計畫場域踏查活動逐步深入覆鼎金社區,並厚植永續經營新創課程群組之根基。
本計畫之多媒體敘事課程、「自媒體敘事與經營」微學分學程,除了可成為之本校定期開授之常態性課程外,在教學上還加入多元文化的敘事觀點,也讓學生累積公共參與之經驗,確實落實了新課綱所訴求的素養導向教學。本團隊之計畫教材、學生作品皆由本校中文新式教學研究中心建檔與統整,並由該中心負責引導計畫教師充實教學內容、活絡教學方法、精進活動設計,以求紮實謹嚴、與時俱進。
本計畫網站「學生自學平台」設計,亦契合當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育理念。自本計畫結束後,教學團隊成員仍會繼續使用計畫網頁,進行教學活動與後續修課同學互動,並隨時更新相關資料、充實內容,亦會責成本校中文新式教學研究中心助理留心管理,以求即時排解異狀,正常運行。